日期:2015-11-25 20:53
项负担等方面产生诸多矛盾,该案例曾在民营企业家群体中引起热议与共鸣。
浙江萧山某企业家此前接受记者采访也感慨,一些地方政府吸引投资时一开始承诺得很好,但进去就出不来了,至今仍有数亿元应收账款。
民营企业也不宜过度责备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诚信,毕竟PPP符合历史潮流,具体机制需要坦诚面对、逐步完善。实际上,如果恰好遇到了高收益项目,就很少有人会质疑其不合理性,这也是不对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PPP专委会秘书长孙洁表示,在他看来,很多PPP项目缺少的恰恰是一份完善的合同以及收益可调节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