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1-25 21:40
源:利用季节性河道、蓄滞洪区、采煤塌陷地及闲置洼地,因地制宜地建设再生水调蓄库塘,完善区域再生水资源调配、输送及循环利用工程,同时结合再生水调蓄库塘建设,合理布点高耗水企业,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和行政辖区内再生水循环利用,充分利用我省每年产生的56亿立方米再生水。
(三)保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通过构建科学的水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纠正生态破坏行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一是划定生态红线,严格城市蓝线管理,依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制定实施重要饮用水水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