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规模超9万亿的PPP池子如何规范运作?
日期:2016-06-14 13:26
以基建类居多,这类项目原来主要通过BT模式,三五年就能建好,现在不少包装成PPP模式,拉长了期限。
这种项目地方虽然上报,但经专家评审后,也难以获得省里的奖励资金。上述人士说。
至于明股实债、固定回报等,由于不符合政府、社会资本风险共担机制,给予社会资本以固定回报,风险基本由政府兜底,也不符合推广PPP的初衷。
上述环保类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政府或社会资本资本金若存在缺口,金融机构可通过股权方式介入,但金融机构资金期限有限,可能三五年就要退出,这种资本虽以股份形式介入,实际上是债权
9/16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
07/06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