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参与PPP项目:盼“开正门”怕“抬门槛”
日期:2016-06-17 18:35
隐形条款来限制民营企业。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PPP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韩志峰认为这其中有多重原因:
第一,社会各界对于PPP的期望值过高,地方政府急于推PPP项目,把很多不适合做PPP的项目都推出来,撑大了分母,成为了当前PPP落地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作为PPP的发源地,在发展了几十年之后,公共部门的投资采用PFI(PPP)模式的只占11%,这就说明很多项目本身并不适合PPP模式。例如,对于工期要求很高、建设过于复杂的项目就不一定适宜采用PPP模式,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场馆伦敦碗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对于很简单的项目,传统的公
5/18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
07/05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