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01 21:5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针对重点区域(流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确定差别化的控制要求,实施环境分区管治和分类管理。
协力推进、社会共治。规范信息公开制度,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治理和监督。发挥政府环境保护投资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入。促进环境全民行动,回应社会预期。
(三)规划目标。
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治水、治气、治土取得新突破,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