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12 13:23
得到妥善处置并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的前提下,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当地PPP项目,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
倒在第一关定性评审还有些变相融资的PPP项目。
张燎称,虽然财政部57号文(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PPP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明令禁止将变相融资包装为PPP项目,还是遗憾地从第二批申报项目材料中发现多起名为PPP,实质是固定回报、明股实债的变相融资。
不过,他发现地方政府变聪明了,即便地方想通过PPP变相融资,在实施方案等书面材料上包装更加隐蔽,识别难度更大了。
张燎建议,单靠项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