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27 20:51
息公开,引导公众监督。
二是保底线。将环境质量不降级、环境服务功能不退化作为发展的底线和最基本要求,实行刚性约束。建立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要求、表达方式覆盖所有公众、老百姓可以接受的环境底线的指标体系,如遏制重污染天气、削减劣Ⅴ类水体或者黑臭水体、减少因污染而导致的环境突发事件或环境健康事件等。
三是找典型。针对超标严重、环境问题复杂、质量改善难度大的区域,提高治理目标、加严管理措施、提出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并适当进行政策扶持与财政投入,污染物总量排放与资源环境协同管理措施先行先试。
四是抓单元